发布时间:2020-01-08 13: 50: 10
春节是中国及一些亚洲国家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,也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,但随着时代的发展,年味也越来越淡了,经常听到的“现在的春节真没意思!”。
在除夕,大家虽然坐在一起,但是更多都是抱着电子产品各自玩各自的。估计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春节的习俗。那么今天小编就利用思维导图来聊聊“春节”的习俗,以及丢失掉那些年味。
“春节”“年”的概念,最开始人们把谷物的周期称为“年”;夏商时期夏商时期使用夏历,计算方式是以月亮的圆缺周期为“月”,一年被分为十二个月,每月的初一为“朔”,正月朔日的子时为“岁首”,即一年的开始,也称为“年”。
到辛亥革命以后公历的元月一日被称为“元旦”,农历的正月初一被称为“春节”。且春节期间通常指的腊月二十三到年后的元宵节。
其实关于年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,古时有一种叫“年”的怪兽,头长触角,凶猛异常。它居住在深海,每年除夕现身人间,吞食牲畜、伤人性命。所以除夕夜,人们都扶老携幼逃往深山,以躲避“年”兽。但有一年除夕,“年”兽闯进村。发现村东有户家门贴大红纸,屋内烛火通明,院内传来“噼噼啪啪”的炸响声,浑身战栗,狼狈逃窜。所以人们也就是知道了,原来,“年”最怕红色、火光和炸响。从此,只要到除夕,家家都会贴红对联、燃放爆竹;户户烛火通明、守更待岁来驱赶“年”兽。
而后贴红色纸类制品(贴红春联、红窗花)、放鞭炮、敲锣打鼓等习俗一直延续至今。但也有些地方有着自己特色的习俗,比如安徽人春节第一餐时候每个人都咬一口生萝卜,寓意“咬春”,以求“除菌防病,新年吉祥”;江西人则吃饺子和鱼,寓意“交子”和“年年有余”。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共有的习俗:
祭灶
民间有着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习俗。目的是为了通过送灶神的仪式来“送灶”或“辞灶”,祈望灶神“上天言好事,下界降吉祥”。
扫尘
民间称做“扫尘日”。其实也就是年终大扫除,以一种全新的状态迎接新年的到来。按民间的说法:因“尘”与“陈”谐音,所以也有“除陈布新”的涵义。把一切穷运、晦气统统扫出门,以祈来年清吉。
贴年红
过年贴年红(挥春),也为了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气氛,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。所以廿八、廿九或三十日,家家户户“贴年红”其中年红是指春联、门神、横批、年画、“福”字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。
年夜饭
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,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。所以岁末除夕夜都要阖家聚餐。年夜饭不仅丰富多彩,而且很有讲究。必须先拜神祭祖,等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。而且有些特定的菜,必不可少,比如年糕(生活甜蜜、节节高)、鱼(年年有鱼)和饺子(相聚之意)。
守岁
通宵守夜,是为了把一切邪病瘟疫驱走,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。全家团聚一起,点蜡烛,吃年夜饭,围炉闲聊,等着新的一年到来。
压岁钱
因“岁”与“祟”谐音,所以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是去除晚辈来年可能遭遇的灾祸。一种美好的祝愿。
放爆竹
放爆竹除为春节增添了十分热烈喜庆的气氛,也给人们带来吉祥和欢乐。所以到夜里十二点新的一年的钟声敲响之时,都要开门出去燃放爆竹,以“噼噼啪啪”的爆竹声庆祝旧的一年离去新的一年到来。
其实我们都知道,春节团聚的习俗,表现了对家庭的依恋和责任,也表现了一种深厚情怀。春节祭祀的习俗,表现了对自然的敬畏、对先人的追思。春节祈福的习俗,表现了对美满生活的向往。但是同样春节习俗中也有禁忌需要注意。
比如请神祭天,人与物必须齐全,取人团圆、财完整之意;家长逝世不满三年,不准挂红;三十到初一,要讲吉利话,禁止喋喋不休、呵斥孩子等;而且劳作时要小心,不得打碎锅碗瓢盆,如果打碎的话要赶紧说“岁岁平安”。
以上思维导图都是利用MindManager 软件绘制,可以去中文版官方地址(http://www.mindmanager.cn/xiazai.html)下载了解更多。
作者:Shirley
展开阅读全文
︾